钱学森学院 | 中文版 | ENGLISH | 管理员入口
关注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记数学试验班李承治教授、丘维声教授

日期 : 2018-06-21 点击数: 来源:

(一)“黄唐莫逮,慨亦在余”:遇到两位教授

初次与李承治、丘维声两位教授相见,是在开学前的一次班会课上。那时,我们只知道,这两位教授都已年逾古稀。

然而,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才逐渐体会到——我们何其幸运!

李承治、丘维声两位教授都已双鬓斑白,但他们依然坚守在讲台上,用老一辈科学家的对科学的纯粹和热爱感染我们,用数学工作者的严谨和求实精神教导我们,向我们传递着他们毕生的信念和坚守。他们无私奉献,可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完美诠释。他们,可敬可爱。

正如《采桑子》中写道的那样——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二)“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李承治教授

“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做一个好人,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李爷爷是一位十分负责敬业的老师。每次上课前,他会提前把讲义完完整整地书写一遍;每次上课时,他的板书总是条理清晰,是我们所见到过最工整的板书之一。而最令我们震惊的是,教材上每一道课后思考题,李爷爷都会一步一步仔细地写下过程、答案,装订成册,再从其中筛选出题目,布置成作业。因此,虽然我们的作业量不大,但却十分经典、有价值。

李爷爷对课堂进度的把握恰到好处。他会根据本节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讲课速度,而且从不拖堂。他总是在有限的时间中把效率最大化,因此我们每每收获颇丰。

李爷爷对待科学的态度非常严谨。对于每个知识点,他都会准确严谨地加以讲解,并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我年纪大了,如果有什么地方写错了,请坐在前排的同学第一时间提醒我。”倘若出现了哪怕非常细小的笔误,李爷爷也总会向我们连连道歉,“不好意思,我写错了。”这些无不表现出他严谨的学术态度。或许,正是这种态度让他能从事如此长久的学术研究工作,做出如此丰富的贡献。

李爷爷十分重视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会给予安慰和鼓励,“以后的路子长着呢,不要着急,慢慢来”。并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还会时时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记得有一次考试,大家的成绩不甚理想,他为了照顾同学们情绪,把成绩写在试卷的最后一页的角落里,并亲自整理每道试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发给大家。有时,一些同学的选修课和李爷爷的答疑时间冲突了,他就会另外挤出时间单独给这些同学答疑;有时,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没有立即得以解决,李爷爷则一定会第一时间解决这些问题并给同学们讲解。平时他也常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及时来问,我会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想法,也欢迎大家来和我讨论问题。”

李爷爷在生活中特别平易近人。大一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李爷爷进行了一次采访,在那次的采访中,他与我们围坐于桌旁,将他过去的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语言平和,态度和蔼。同学找李爷爷问一些课外的问题时,他也总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耐心给他们一一解答。

(三)“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丘维声教授

“每一个重要概念都要从观察客观现象,抓住其主要特征,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它们。学习数学,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要学会探索。”

丘爷爷认为,数学教学最应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点。所以,他的课堂从来都是“启发式教学”的典范。每一节课开始,他从不写明本节课的标题,却是先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举出例子,“解剖麻雀”,通过一步一步地推理、探究把我们引向需要思考的问题和相应的结论。到最后,大家总是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这种授课的方式,让我们不但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而且知晓其来龙去脉,因而我们记得更牢固,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丘爷爷上课风趣幽默,讲课细致。当他看到大家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会说出一些“经典台词”,让大家在开怀大笑中打起精神,并更形象地理解知识。每当课程内容没有讲完的时候,他也不会粗略地一笔带过或者留给同学们自己看,而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把课程全部讲完再下课。

丘爷爷非常关心、照顾我们。讲课时他总避开反光或是讲桌挡住的那块黑板,保证每位同学都能看见板书。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由于我们班被分配的教室比较小,黑板比较旧,发白面积很大,丘爷爷走遍了整个中二楼教室,仔细查看了每个教室的使用情况,最终帮我们找到了两个条件更好的大教室上课。另外,他还会每节课提醒忘记刷卡考勤的同学刷卡,生怕我们因为考勤信息问题而影响期末考试。

丘爷爷非常注重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这门课程他已经讲了太多次,也烂熟于心,其实完全不用准备讲义就可以讲课,但在每学期上课前,他都要详细地查找最新资料,重新编写讲稿。他说:“尽管高等代数课和线性代数课我上了十几遍,可每次我都认真备课,因为每年都有新的内容要补充,我要求自己每一年都比上一年讲得好。”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总是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每一次高等代数的大课间,都能发现丘爷爷坐在最后一排,一边喝着水,一边思考着自己黑板上的板书内容。

(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学们眼中的这两位教授

对我来说,两位老师的师德品质、教学水平都无可挑剔。李老师在每节课前都会为我们梳理这节课的脉络,让我们对所学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对于每一个定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习题课上,李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解法都认真倾听,并给出相应的意见。丘老师喜欢进行启发式教学,经常等到证明的最后一步才会把结论写上去,让我们仔细体会数学的思维过程。丘老师上课从来不看课本,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而且每一次上课都能讲出不同的东西,着实令人敬佩。对学生也是关怀备至,从来都是非常和蔼的。

——张鹏程

丘老师是打破我对数学学习的固有看法的一位重要的老师。一方面,丘老师不断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数学在大部分人眼里是极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但是丘老师在任何新知识点的教学之前总会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启发教学。另一方面,丘老师也用他一辈子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所有定理只有经过自己的验证才能放心使用,这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高等代数的学习过程中,从之前的好无头绪到之后的有一定的思考,这过程中我得到了丘老师莫大的帮助,一半感谢一半幸运,我很骄傲我是丘老师的学生。

——宁津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发生在去年开学初。那时候的我们刚刚开始数学试验班的生活,每个人都野心勃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面对试验班巨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从未接触过的大学生活,大家都显得有些迷茫、烦躁、不知所措。开学前一天的班会上,当朱旭老师介绍了试验班的基本情况后,我们都十分担忧焦虑,这时,李老师站起来轻轻地说:“我只提醒大家一点,大家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刷卡,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找我,我在第一时间帮大家解决。”这样一句话,不但使我们紧张的心情得到平复,同时也反映出李老师不但重视学习成绩,也重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吴玥瑶

无论是丘老师独特精湛的教学与思维方式,或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都令我印象深刻,受用终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丘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便如那春风一般,荡涤了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数学新天地的大门。愿风不散,愿您不老。

——王锦涛

两位老师都极其负责。比如李老师,有几次前一天课没讲完,第二天提前半个多小时赶过来写下满满一黑板板书为上课做准备;课程成绩考得不好的时候,李老师会安慰我们说来日方长,鼓舞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对学习重拾信心和热情;习题课的时候,他询问了很多同学他们的思路、所做的结果等;每次和老师交流问题,老师总是非常耐心亲切,这些足以体现老师为人师表的高尚德行。

——梁浩然

非常感谢数学试验班这个平台,让我遇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两位老师:李承治老师和丘维声老师。刚刚进入大学时,我对数学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以前的计算层面上,刚开始接触这两门课程的时候极其不适应。然而慢慢地,在两位老师的课上,我感受到了数学严谨简洁的美。参加数学分析课程答疑的时候,李老师从容温和的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语重心长地讲述他自己的经历,让我一次次重拾学习及未来从事科研的信心。

——蒋子璐

有幸跟随丘老师学习了一年的高等代数,平心而论,丘老完美地满足了我梦想中的学术大师与学科泰斗的形象。从精美的板书到极简的解题方法,从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再到严谨的为人治事,丘老永远是最具独特魅力,令人难以忘怀的典范。作为一名学生,虽然我无法评价丘老在数学研究中的造诣究竟深至何处,但他充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严谨的数学思想,是我们值得一生回味的珍宝。

——王子铭

(五)“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感恩与展望

最后一次课后,几位班委代表2017级数学试验班全体同学将鲜花和贺卡分别赠予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全班同学与二位老师合影留念。

贺卡中,同学们亲切地称呼这两位教授为“丘爷爷”、“李爷爷”,一句“您辛苦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最能体现出同学们真切的心和对他们饱含深情的敬意、感激。这张小小的贺卡里满载了这一年中的回忆,也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衷心祝愿:每一次大课上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下的工整而又细致的板书;每一次习题课上老师悉心的指引和讲解、点评;每一次答疑时老师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的辅导……其实,这一件件事我们都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只是把它们藏在心里,在心头默默赞颂着——“惟九如之颂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之承!’”便是同学们发自肺腑地对老师的祝愿和感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数试学子对您的赞许;“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是人们对您的敬颂。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却撒下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得以培养十万栋梁。

不论是怎样的鲜花,怎样的感谢文字,都不足以表达同学们对老师一年中的付出的感激之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短短的一年中,同学们切身地体会到了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那般感受。感谢师恩的最好方式,便是更加刻苦地学习奋斗,因此同学们纷纷下定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在《荣木》中这样感叹:“流年既徂,业不增旧……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行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我们正值青春韶华,便要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来潜心学习、刻苦学习来回报这两位老师,用一生的奋斗来表达对老师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谨以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的一句诗再次赞颂两位教授——“您的阳光,在我的心头微笑着,从不怀疑它春天的花朵。”

丘维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与图论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理事,“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二届)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从事代数组合论、群表示论、密码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6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著名的乘子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解决了n=3p^r情形的乘子猜想。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3次。

著作40部:《高等代数(上册、下册)—大学高等代数课程创新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代数(上册、下册)(第一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抽象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解析几何》(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线性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等。三次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学科研特等奖,三次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

2012年9月—至今,丘维声教授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数学试验班讲授“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和“抽象代数”三门课程。此外,多年来还负责指导数学试验班小学期高等代数与几何讨论班,以及培养代数和几何方向的年青骨干教师等工作。

李承治,1966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工作,198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任教授,199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从事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分支理论。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和Birkhäuser Verlag出版社出版专著各一本;发表论文60多篇。曾获国家教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奖章、北京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大学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长期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面上项目,并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数学组成员。

2011年2月—2016年1月、2017年2月—2018年8月李承治教授分别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数学试验班讲授《数学分析》、《微分方程》等基础课程;组织学生讨论班、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并发表科研论文;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带领课程组进行教学研究等工作。

附:采访丘老师的视频https://pan.baidu.com/s/1KtLiJVD2IE1pc4u0UHgwVg?qq-pf-to=pcqq.c2c

文字来源:史如夷张鹏程宁津吴玥瑶王锦涛梁浩然蒋子璐王子铭

编辑:史如夷、梁浩然、赵婧方

关闭